查看原文
其他

闪Star,你最闪亮:陕西师范大学2017年十大新闻,等你投票!

2018-01-02 微尚工作室 陕西师范大学



2017

365个日夜倏忽而逝

8760个小时白驹过隙

可无论走出了多远

时间永远是最忠实的记录者

跨过2018的崭新门槛

我们回望师大的2017

这一年,我们又创造了哪些辉煌

取得了多少佳绩?

请看——陕师大2017大头条


投票通知

全校师生员工:

为了梳理和回顾2017年我校具有重大影响的新闻事件,激发广大师生员工爱校兴校热情,进一步凝聚力量,振奋人心,我校于2017年12月启动了“陕西师范大学2017年十大新闻”评选活动。经校内各单位推荐,专家组评审,现将推选出的20条候选新闻予以公示,接受师生员工投票,投票时间即日起至2018年1月5日,投票结果将作为确定我校“2017年十大新闻”的重要参考。

投票方式:

1.在学校官方微信和微博参与投票

2.在专题网站参与投票:

http://219.244.172.191:1001/index.php



(本文图片较多,请耐心等待加载)


01


陕师大,让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


陕师大,让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


近日,陕西省委宣传部联合省委高教工委,在全省81所高校集中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进高校”学习实践活动。通过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及开展“青年学子学习青年习近平”等主题活动,让广大青年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陕西省主要媒体聚焦我校等四所学习实践活动特色鲜明、扎实有效的高校,组团进校采访报道。

12月26日,我校党委宣传部举办了媒体座谈会,相关负责人向进校记者们介绍了我校特色学习实践活动,随后,记者们深入学院、课堂、社团实地采访。连日来,《陕西日报》、陕西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今日点击”两档栏目、西部网、《三秦都市报》等多家媒体对我校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有关情况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报道。


 ▎《陕西日报》:让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


12月27日,《陕西日报》在第3版显著位置,以“让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陕西师范大学十九大精神宣传重实效”为题,对我校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过程中,以点带面、注重实效,有效推动十九大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的典型做法进行了宣传报道。教育部网站转载了该报道。

链接:

http://esb.sxdaily.com.cn/sxrb/20171227/html/page_02_content_002.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jyzt_2017nztzl/2017_zt13/17zt13_gxxx/201712/t20171228_323181.html

全文如下:

让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

——陕西师范大学十九大精神宣传重实效


  本报记者 吕扬

        12月26日上午,在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文津楼1610教室,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董辉老师正在给学生们上“理想信念与卓越师范人才培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导读”公开课。 


        董辉讲授的是这门课的第四讲,也是最后一讲——“爱国之心与报国之行——学习青年习近平的报国情怀”。为了讲好这门课,董辉搜集了从古至今中国历史上关于爱国主义情怀的诗词,如杜甫的《春望》、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岳飞的《满江红》、鲁迅的《自题小像》等,让同学们明白报国情怀需要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浸润和优秀家风家教的熏陶。 


        “听了这门课,我们对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代的成长经历、扎根精神、报国情怀有了深刻认识。”大四免费师范生潘源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他表示,作为新一代大学生,要以青年习近平为榜样,将自己的奋斗目标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扎根基层,踏踏实实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免费师范生未来将到祖国需要的基层任教,以他们为对象开设这门特殊的必修课,让他们通过学习青年习近平在艰苦环境中磨练意志品格的奋斗故事,以及扎根基层、一心为民的朴素情怀,引导和激励学生以青年习近平为榜样,立志扎根西部,服务基础教育,在艰苦环境中增长才干,为早日成长为‘四有好老师’和未来教育家打好基础。”董辉说。

 
        党的十九大后,陕师大充分发挥人文社科优势,为全体免费师范生开设了这门必修课,聘请学校知名教授组成授课团队。目前,这门课覆盖了3000多名卓越教师班的免费师范生。 


        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过程中,陕师大以点带面,有效推动了十九大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 


        在教师层面,陕师大成立了由学校相关处室、学院和研究中心的13位教授组成的“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教授宣讲团”,围绕十九大的重大战略部署和理论创新成果,深入校内外的机关单位,通过深入浅出的宣讲,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向深入。目前已讲授40余场次,听众超过2万人次。 


        陕师大还成立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学生宣讲团”,宣讲团包括60余名学生,覆盖了博士、硕士、本科多个学历层次,并聘请14名专业教师为导师团成员,采用理论学习、课堂宣讲、实践锻炼、读书分享、时政评论、研讨交流等方式进班级、进社区宣讲,取得很好的效果。 


        同时,陕师大发挥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结合马列理论读书社建社30周年系列活动,开展了四大专题学习:读十九大报告原文,深刻领会十九大主题;研读党章,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探寻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根源和实践起点;结合共青团“学习总书记讲话做合格共青团员”教育实践,撰写心得体会。 


        陕师大还举办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青年成长”学习论坛暨陕西高校理论学习类社团发展研讨会,邀请校内外42个理论学习类社团代表共200余名学生,共同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此外,成立了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习”社,引导广大研究生以研读经典、研讨交流、读书分享、调查研究、社会实践等形式,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学习和实践调研,进一步推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阵地建设。

 
        陕西师范大学校长程光旭表示,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投身教育改革发展实践、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行动指南。师范大学不仅要培养出拥有较高专业知识和教师技能的人才,更要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崇高精神追求和良好品格风范的优秀教师,更好地助推和服务国家,特别是服务陕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陕西电视台系列报道    


12月26日、27日,《陕西新闻联播》 分别以“全省81所高校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进高校学习实践活动——陕师大: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 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奋进”为题,对我校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中,立足教学育人实际,通过鲜活的教材、生动的实践,引导和激励大学生以青年习近平为榜样,树立远大理想,勇于担当重任的典型做法予以报道,并采访了我校校长、党委副书记程光旭。

链接:

http://tv.cntv.cn/video/C11145/849add24aa7b3de24e89ccd00a4e5c44

http://news.snnu.edu.cn/info/1031/17597.htm


▎西部网:陕师大在全国首开《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导读课


陕师大开设《习近平的青年知青岁月》导读课

在课堂上,现场听课的学生经常与老师交流,谈自己的所思所想

全文如下:


陕师大在全国首开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导读课


陕师大开设《习近平的青年知青岁月》导读课 

为全国首创


        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导读课的课堂上,通过老师生动、走心的讲解,将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代在艰苦环境下磨练意志品格的奋斗故事徐徐展现,引得不少同学陷入沉思。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作为本堂导读课的主题“爱国之心与报国之行——学习青年习近平的报国情怀”,一首首具有爱国情怀的诗句不断在课堂上被齐声诵读,简单而有力的诗句,让很多在场的学生感同身受,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记者了解到,从今年9月份开始,这样的课程在陕西师范大学已经开展了快4个月时间,有6000余人走进课堂,聆听了课程,随着课程的深入,听课人数还在不断上升。


        据陕西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马晓云介绍,学校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为全体免费师范生开设“理想信念与卓越师范人才培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导读”必修课,在全国范围内是第一家。目前该门课程主要由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组织实施。


汇聚陕师大各个专业学子课堂上收获“勇敢的心”


        “通过学习这样的课程,也让我们更明白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年时代所经历的艰苦岁月,这对于我这样即将走出大学校门,去往贫困地区支教的‘准老师’来说,受益匪浅。”来自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潘源说到。


        据潘源介绍,正是通过这样的课程,让他更明白了吃苦的意义,他认为青年人面对苦难不应该逃避,而应该敢于正视和奋斗。这也成为他义无反顾的选择前往国家级贫困县——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第一中学支教的原因。 


        和潘源一样有所收获的学生并不在少数,在这样的课堂上,几乎汇聚了各个专业的陕师大学子,很多同学表示在这里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力量,在课间经常有同学开玩笑说“习总书记当年面对的困难比我们大多了,他都能克服,我们一定也可以!”


        学生有收获,作为老师也一样。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主任董辉也有自己的感悟,“在课堂上,能感觉到很多同学最开始是惊讶的,虽然知道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一定不容易,但是没想到会那么苦。”董辉介绍说,经常有同学课后找她谈心,本来想抱怨一些事情,但后来都觉得太微不足道了,作为青年人没有什么“磨难”是痛苦的,重要的是克服困难的方法和决心,这也是开设这门课的初衷所在。



 ▎《三秦都市报》:陕西师范大学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重实效


全文如下:

让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

——陕西师范大学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重实效


        12月26日上午,在陕西师范大学教学楼一间教室内,一堂由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董辉老师讲授的《爱国之心与报国之行——学习青年习近平的报国情怀》思想品德课,吸引了台下数十位免费师范生悉心聆听。陕西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马晓云介绍说,这是学校结合实际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为免费师范生开设的“理想信念与卓越师范人才培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导读”通识教育核心必修课中的一节,这在全国属于首创,也是深入开展“十九大精神进高校”,广泛展开“青年学子学习青年习近平”学习实践活动的新举措,目前听过讲课的免费师范生约有3000人。 


        台上的董辉运用PPT课件,使用大量的图片、文字、视频、古典诗词、文献等资料,围绕《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相关内容,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浸润;优良家风家教的熏陶;七年知青岁月的实践与升华;师范生成长成才的榜样四个方面,就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七年知青生涯中所体现出的家国情怀及爱国精神进行了生动的讲解。 


        近50分钟的讲授结束,董辉老师对记者说,学校培养的免费师范生,未来将到祖国需要的基层任教。以他们为对象开设这门特殊的必修课,一来作为大学四年第一课的理想信念教育,同时青年一代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通过讲授让这些即将成为教师的大学生们,学习青年习近平在艰苦环境中磨练意志品格的精神,引导和激励学生以青年习近平为榜样,立志扎根西部服务基础教育,在艰苦环境中磨砺品质、增长才干,为早日成为“四有好老师”和未来教育家奠定基础。


        大四免费师范生潘源说,通过老师讲课和书籍阅读,对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代的成长经历、扎根精神、报国情怀等有了深刻认识,作为新一代大学生,应该以青年习近平为榜样,将自己的奋斗目标与国家发展大目标紧密结合,深入和扎根基层。潘源说,自己已经选择去贵州贫困地区岑巩县一所中学任教,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改善那里贫困面貌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准备。 


        12月26日,在陕西师范大学已经延续了30年的大学生马列读书社中,几位读书社成员正在仔细阅读有关习近平总书记的书籍,已经阅读完书籍的学生,还现场编演了情景剧,再现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书中的感人情节。参与演出即将去支教的大四学生刘轩对记者说:“我即将支教的地方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年轻时经受锻炼的陕北地区,我要以他为榜样,主动到基层接受锻炼,用自己的辛勤汗水为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对自己的选择我无怨无悔。” 


新闻链接:http://www.snnu.edu.cn/inf-23239.html


02


我校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我校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9月20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我校中国语言文学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相关链接: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43/201709/t20170921_314942.html

新闻链接:http://www.snnu.edu.cn/inf-21423.html



03


我校举行丝绸之路“教师教育联盟”“人文社会科学联盟”“图书档案出版联盟”

成立大会暨教育与人文交流国际高端论坛


我校举行丝绸之路“教师教育联盟”

“人文社会科学联盟”

“图书档案出版联盟”

成立大会暨教育与人文交流国际高端论坛



“这里不仅有优美的校园环境,更有一流的教育资源,这次'三个联盟'的成立对所有参会单位来说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塔吉克国立师范大学副校长阿波杜拉耶娃·罗泽娅兴奋地说道,“昨天我们还去参观了陕西师大刚开馆的教育博物馆,非常震撼,希望未来能在博物馆里专门开辟一片区域,展示此次会议的成果。”


11月3日—4日,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十三朝古都西安迎来了一批特别的客人,他们作为参加丝绸之路“教师教育联盟”“人文社会科学联盟”“图书档案出版联盟”成立大会暨“一带一路”教育与人文交流国际高端论坛的代表,从7000里长的丝绸之路沿线,走进了师大校园。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构筑教育人文共同体,共促丝路民心相通。”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安东,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欧亚处处长刘剑青,陕西省委高教工委副书记李智军等教育部,陕西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委高教工委、省教育厅、省外专局有关部门负责人,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第一副校长拉普杰夫,塔什干国立师范大学校长沙里波夫,兰州大学副校长安黎哲,新疆大学副校长孟凡丽等丝路沿线国内外大学、研究机构及有关国家驻华使馆代表,我校党政领导、师生代表及媒体记者500余人齐聚一堂,共襄盛举。


“三个联盟”展现丝路高校合作新风貌



“丝绸之路联盟成立大会的如期举行证明我们的努力已经开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4日上午,由我校倡导共建的丝绸之路“教师教育联盟”“人文社会科学联盟”“图书档案出版联盟”成立大会在长安校区新勇学生活动中心二层报告厅举行,我校校长程光旭盘点了我校在“一带一路”建设方面迈出的坚实步伐。20余名联盟成员代表共同按下启动球,甘晖书记宣布联盟正式成立。



“三个联盟”的成立旨在通过加盟单位之间的合作办学、学生交换、学分互认、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科研合作、图书出版资源共享等,培养一批高素质、复合型、具有国际视野的杰出人才,促进沿线各国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


安东对“三个联盟”的成立表示祝贺,他说,“我省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制定了'五新'战略任务,我省高校也将'四个一流'建设与'一带一路'倡议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作用,建立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智库和平台,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



“通向成功的道路永远都是曲折坎坷的”,程光旭希望各联盟成员单位发扬骆驼特别能吃苦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用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实干一步一步向前推进合作,让合作的成果释放共赢的红利,惠及所有联盟成员单位,让共同的美好梦想变成美丽的现实。



我校副校长党怀兴、塔什干国立师范大学校长沙里波夫分别代表“三个联盟”成员单位代表发言。党怀兴表示,我校将从建立教师教育联盟合作机制、倡导开展形式多样的校际交流活动、联合培养卓越教师、共建共享教师教育资源、共同开展教师教育研究等方面重点着手,与其他联盟成员单位携起手来,共同开创教师教育工作的新局面。沙里波夫指出,“三个联盟”的成立,必将惠及包括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在内的所有成员单位。如今越来越多的乌兹别克斯坦青年想要享用这一机会,相信他们在中国学习归国后,必将成为中乌交流新观点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大会正式发布了《丝绸之路教育人文交流与合作西安共识》,宣读了俄罗斯联邦驻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杰尼索夫给大会发来的贺信。


“四个中心”开启丝路教育人文研究新篇章



会上,我校“丝绸之路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乌兹别克斯坦研究中心”“土耳其研究中心”“阿富汗研究中心”研究中心揭牌,标志着4个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近年来,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两国关系不断深入,而人文交流又是两国关系发展的桥梁和纽带。乌方愿与中方一道,抓住机遇,深挖潜力,扩大合作规模,争取在该四个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成就。”驻华大使代表、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驻华大使馆一等秘书尤苏波夫·卡赫拉曼在宣读祝贺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成立的贺信时郑重说道。



3日下午,由我校出版总社、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高翻学院、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陕西师大外国语学院俄语中心等共同发起的“丝绸之路俄语出版翻译基地”揭牌成立;我校与俄罗斯相关机构签署了共建丝绸之路“三个联盟”合作框架协议。随后,学校举行了欢迎餐会,学校党政领导甘晖、程光旭、游旭群、冯旭东与中外参会代表就联盟成立和未来发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





我校“一带一路”建设结出丰硕新成果


2100多年前,古丝绸之路曾经创造出了人类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辉煌,新丝绸之路上的成果将为沿线人民共享共赢构筑出更坚实的基础。2013年以来,我校主动聚焦“一带一路”重大现实问题,围绕丝绸之路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展开研究,产生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会上,我校社会科学处处长马瑞映从“一带一路”研究平台建设,“一带一路”研究成果,“一带一路”研究项目,深入调研、服务社会需求,积极推动国际化进程,实施的“1311”工程等六个方面重点推介了我校“一带一路”成果。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今天,我亲眼见证了中国的美丽,也见证了陕西师范大学在'一带一路'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刚才看到周伟洲先生及其团队编纂出版的《丝绸之路大辞典》后我十分震惊,听说它是迄今最完整、词目最全面、内容最丰富的有关丝绸之路的百科全书,我打算带回去好好学习。”塔什干国立师范大学校长沙里波夫在听取我校“一带一路”建设成果之后激动地说道。


“高端论坛”打开教育人文新局面



“追寻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我们的教育和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我们希望通过合作互学互鉴,奉献我们好的经验,优质的资源,让大家共享,我们更愿意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百家所长、共同进步。”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欧亚处处长刘剑青在“一带一路”教育与人文交流国际高端论坛上如是说。他传达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和教育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文件精神,并用六个字表达了对三个联盟的厚望:做成、做实、做久。



“如果我们有目标,就一定能够去任何想去的地方。”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第一副校长、俄罗斯教育科学院副院长拉普杰夫在主题报告中说,“'一带一路'倡议涉及到的不仅仅是经济、政治、法律等,它首要关系到的应该是教育。在保证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国际科学、教育项目方面,'一带一路'倡议是一种创新的方法和完善各国空间技术手段的方法,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和保证科学教育发展跨境长廊有效运作,团结各国,整合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基本资源,使之成为发展和互利合作的资源。”



“共商共建 共享共赢 构筑'一带一路'教育人文交流合作共同体。”我校党委书记甘晖在主题报告中指出,通过“一带一路”教育人文交流,开展文化交往和文明对话,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为各国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提供历史资鉴和智力支持,这既是各国对古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视和继承,也是重温古老梦想和重振人类历史文化辉煌的需要,更是推进世界发展、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客观要求。他强调,陕西师范大学地处西安,以其独特的历史地理优势,依托鲜明的教师教育特色和深厚的人文社科基础,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尽责担当、应势而为,积极推进人文交流,深化教育开放,力争在国际交流交融的大趋势下当好先行者。甘晖提议以互联共享为手段,连通沿线国家教育人文资源;以破解地域发展难题为目标,合作构建学术创新平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进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进程,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11月4日下午,论坛还分别于文澜楼B段一层会议厅和文汇楼C段二层报告厅举办两场分论坛,与会人员就“丝绸之路高等教育合作的趋势与挑战”“丝绸之路人文交流的愿景与机制”等主题进行了充分讨论。


 联盟单位齐发“共建”“共享”新声音



“这是一次非常重大的会议,对丝绸之路沿线的所有国家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这其中包含俄罗斯,更包含中国。未来我们要把协议内容付诸实施,比如增加相关研究方向、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研究成果共享等。”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第一副校长拉普杰夫在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塔什干国立师范大学校长沙里波夫对本次大会给予高度评价,“在贵国习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导下,我们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多,这是让人欣喜的一幕。贵校提出的'三个联盟'不仅为两校间的合作提供了平台,更是发出了中乌教育人文共建共享的新声音。”塔吉克国立师范大学副校长阿波杜拉耶娃对联盟成立提出新希望,强调各联盟成员单位应继续推动两国文化、教育、体育、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合作,鼓励两国青少年加强友好交往,支持两国艺术家和文化团体访演,拓展艺术、广播、影视、出版产品的交流合作,办好文化日活动,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



西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奎回顾了与陕师大的合作交流史,强调我校和西北师范大学有很多共同的办学特色,“两所学校都是师范类院校,陕师大地处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而西北师大在丝绸之路的另一个节点兰州,可以说共同点还是很多的,前期也有过很多愉快的合作。这次的联盟给我们今后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带了非常好的头,我代表西北师范大学感谢陕师大学给我们创建了这样一个很高的平台,作为联盟单位,我们回去之后还要用更多的措施,把工作落到实处。”“我们非常赞同这次的共识,希望未来我们能和各联盟成员单位携起手来,进一步深化丝绸之路沿线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为'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古丝绸之路精神书写新的时代注解。”伊犁师范学院副院长汤建钢说道。



11月4日晚,“丝路华章—丝绸之路教育人文交流专场演出”在终南音乐厅上演,我校师生为与会嘉宾献上了包括歌舞、秦腔、民乐、武术等在内的一系列精彩表演。演出结束后,副校长游旭群代表学校与参会的国外大学代表互赠了校际纪念品,为本次大会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新闻链接:http://www.snnu.edu.cn/inf-22229.html


04


做实 做牢 做精:我校科学研究取得新成效和新突破


做实 做牢 做精:我校科学研究取得新成效和新突破


2017年,我校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新成效和新突破。自然科学立项超过100项,立项经费总额首次突破5000万元,创历史新高;社会科学方面,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继续保持全国前10,呈现出重点突出、全面开花的良好势头。为我校继续深入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实现既定办学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

  

我校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经费取得新突破


近日,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通知,我校新增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至此,我校2017年共获批10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直接费用5055万元,资助经费历年最高,首次突破5000万元,取得了新的成绩。


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项目类型情况为:面上项目51项、资助经费3110万元;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2项、资助经费974万元;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延续资助)1项、资助经费180万元;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1项、资助经费622万元;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1项、资助经费78万元;应急管理项目3项、资助经费61万元;天元数学访问学者项目1项、资助经费10万元;外国优秀青年学者基金项目1项、资助经费20万元;


我校各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情况为:化学化工学院20项、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14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1项、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10项、生命科学学院10项、计算机科学学院10项、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8项、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4项、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3项、心理学院3项、国际商学院2项、教育实验经济研究所2项、体育学院2项、教育学院1项、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1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我校纵向科技项目的主要来源,对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促进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校高度重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在各级领导宏观部署与推动下,通过各单位协同努力,实施精细化过程管理。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继2016年突破100项后,2017年继续保持100项,资助经费突破5000万元,这是学校、学院(中心)、科研团队和教师个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新闻链接:http://www.snnu.edu.cn/inf-23023.html

  

2017年我校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总数继续保持全国前10位


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各类项目的立项工作已经于12月初全部完成。我校共获得52项课题,立项总数位居全国第10。继2015年位居全国第5、2016年位居全国第4之后,再次保持在全国前10位。


我校立项的52项课题中,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4项,一般项目19项,青年项目9项,后期资助项目8项,西部项目7项,外译项目2项。全校共有16个文科院系(研究中心)获得立项,体现出良好的学科分布和发展潜力。其中后期资助项目申报26项,获批8项,立项率超过30%,立项数位居全国第5,显示出我校在人文社科前期研究成果产出方面的雄厚积淀。


我校历来重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学校领导多次就申报工作做出重要批示,社科处持续改善对项目的策划和管理,与相关单位及其教学科研人员同心协力,精心组织,通过会议讨论、专家审读等形式对项目选题和项目论证严格把关,使得申报材料质量不断完善,保持了较高的立项效率。


近年来,我校国家社科立项成绩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已经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前10位,充分反映出学校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雄厚基础。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社科项目建设,突出特色优势,推动内涵建设,助力将以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为核心的文史哲学科群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学科”。


2017年国家社科项目立项数排名(前50名)

 新闻链接:http://www.snnu.edu.cn/inf-23047.html



05


长安校区颜值再升级 最美喷泉广场揭开“神秘面纱”


长安校区颜值再升级 最美喷泉广场揭开“神秘面纱”
 

 12月14日,我校长安校区喷泉广场揭开“神秘面纱”,展露新颜。高低错落的景墙,水流潺潺而下,色彩斑斓的喷泉夜景,美不胜收,在寒意渐浓的隆冬,也让人眼前一亮,流连忘返。



据悉,为了丰富广场文化内涵,提升广场魅力,激发全校师生关心、支持、参与校园建设的热情,即日起至2017年12月30日,学校面向全校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公开征集广场名称。(征名链接:http://www.snnu.edu.cn/inf-23079.html



喷泉广场位于长安校区北大门,是我校的入口景观广场,也是体现师大文化、传递师大精神的重要标志。喷泉广场升级改造项目从2016年底开始启动,我校后勤管理处等相关部门经过反复论证和修改,共设计出3套改造方案,并通过我校官方微信平台广泛征集师生意见,最终依据师生投票数最多的方案三进行升级改造。




14日,广场面向师生正式开放。这是我校今年重要的民生工程项目之一。广场区域面积约15000㎡,其中水景面积3642㎡,绿化面积7860㎡,建设周期共152天。如今的喷泉广场“美滴很”。广场整体风格现代简约、自然柔和,从上而下的三级跌水将中心水景营造得十分活泼,两侧景墙高低错落,水流潺潺而下,水面动静结合。



广场保留原有的所有树木,利用规整驳岸与自然驳岸相结合、高低错落的景墙、亲水汀步、廊架及特色绿化种植等元素,将游憩、景观、生态三者相结合,形成四时有景、疏密变化的景观休闲空间,将“美在师大”的动人诗篇表现得淋漓尽致。 




广场建成后,为长安校区营造了良好的主入口视觉景观效果,也为师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一处休憩的好去处。



长安校区喷泉广场夜景


  新闻链接:http://www.snnu.edu.cn/inf-23065.html



06


我校积极推进扶贫攻坚工作



   我校积极推进扶贫攻坚工作



2017年,在教育部的正确领导、省委省政府、省高教工委、省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依托科教优势,在云南省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陕西省岚皋县、旬邑县结合帮扶县当地县情,积极建立校地扶贫工作有效机制,形成了"学校—部门(学院)—挂职(驻村)干部--教育科技人员”四位一体的扶贫工作管理机制,确定了以基础教育帮扶为龙头,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生态旅游文化开发为重点,以基层党政干部培训、民生条件改善、爱心捐赠等形式为辅助措施的"1+2+X”扶贫模式,先后在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科技产业帮扶、生态旅游文化开发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具体工作。


学校一直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今年以来,校党委书记甘晖、校长程光旭共4次带队前往云南省景谷县和安康市岚皋县,深入镇村一线,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主管扶贫工作的副校长杨祖培更是7次前往岚皋当地,推进学校扶贫工作有力开展;另外学校扶贫办在校内组织召开扶贫工作协调会3场,与帮扶地区负责人举行工作对接会5场,在帮扶县当地召开工作推进会5场,举行部门对接会7次,并签订帮扶协议6份,落实具体帮扶项目16项,进行资金及物资捐赠近50万元,学校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工作也赢得上级和群众肯定。



甘晖书记、杨祖培副校长一行赴安康市岚皋县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2017年是推进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年,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深化之年。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5月2日,陕西高校结对帮扶贫困县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会议指出,充分发挥全省高教资源优势,"一对一”或"二对一”帮扶贫困县开发优势资源、发展主导产业,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是我省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一项新举措。为认真贯彻中省关于精准扶贫精神以及陕西省高校结对帮扶贫困县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高校与贫困县协作,全面实现教育脱贫攻坚目标,5月4日至6日,甘晖书记、杨祖培副校长一行11人赴我校承担的结对帮扶任务的安康市岚皋县,推进岚皋县脱贫攻坚工作。岚皋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杨义龙,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县委办主任郑毅,副县长韩成才接待了甘晖书记、杨祖培副校长一行。


5月4日晚,学校对口帮扶岚皋县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在岚皋县会议厅举行。杨祖培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我校近几年在岚皋县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和教育扶贫的整体情况。她着重介绍了我校今年计划在岚皋县基础教育支持、资金投入、干部培训、生物医药产业开发、免费师范生实习支教、物资捐赠等方面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甘晖谈道,脱贫攻坚是党中央对全国人民的承诺,要提高政治站位,提升认识,要实实在在做事;甘晖指出,扶贫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要以动态眼光来看,要从实际出发,将教育扶贫放在扶贫工作的首要位置,发挥自身教育理念、教育资源等优势,支持县域教育发展,阻断贫根,实现教育提质;甘晖强调,要选派优秀挂职干部,在生物医药产业、食品绿色加工、旅游规划等方面在岚皋县开展帮扶工作,所有工作要制定详细实施方案,责任到人,将扶贫工作做细做实作出成效,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会上,甘晖书记与杨义龙县长签订了《陕西师范大学岚皋县人民政府教育脱贫发展框架协议》。


5月5日,陕西师范大学教育扶贫座谈会暨捐赠仪式在安康市岚皋县官元镇九年制学校多功能厅隆重召开。这是我校第五次向官元镇捐赠教育教学物资。虽然天空下着濛濛细雨,却阻挡不了我们改善贫困地区教育条件、以教育扶贫实现共同富裕的心。此次,我校共向官元镇九年制学校和东山小学捐赠由我校出版集团出版的中小学适用图书20箱1320本以及价值近2万元的15类体育器材、教学用具。


随后,甘晖书记、杨祖培副校长一行马不停蹄地赶往我校定点帮扶的官元镇二郎村。在了解到二郎村村委会在工作中的实际困难之后,学校此次向村委会捐赠价值1.3万元的联想商用台式电脑2台和惠普多功能激光一体机。甘晖书记、杨祖培副校长一行人还分两队深入贫困户家中进行走访,详细询问了解贫困户的家庭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实地查看贫困户住房及目前生产情况,并同随行专家、村干部一起帮助二郎村规划中药材种植产业,解决白芨、重楼等中药材培育技术难度大和销路不畅的问题,让当地百姓无后顾之忧地开展特色种植产业,早日摘掉贫困的帽子。


走访结束,甘晖书记、杨祖培副校长一行与县政府、镇政府领导、二郎村支委会、二郎村村民党员代表开展了深入的座谈交流。杨祖培指出,陕西师范大学将会进一步挖掘教育和科技资源优势,加大帮扶力度,增强扶贫投入,将定点帮扶官元镇和二朗村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校内部门上下联动,做好精准扶贫对接,确保精准帮扶取得实效。


在二朗村考察期间,甘晖书记、杨祖培副校长一行还专门慰问了我校选派的二郎村驻村第一书记马凯和驻村干部张佶老师。


学校党委组织部部长王永安、教务处处长李贵安、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院长杨兴斌、教师干部学院党总支书记李宗嗣、后勤第一集团总经理路正社、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严亚平、学校办公室副主任辛峰、科学技术处副处长张卫兵、学校办公室综合科科长陈光栋、二郎村驻村第一书记马凯、驻村干部张佶陪同调研。


我校对口帮扶岚皋县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


我校与岚皋县签署"陕西师范大学、

岚皋县人民政府教育脱贫发展框架协议”


我校教育扶贫座谈会及捐赠仪式在官元镇九年制学校举行


我校向官元镇九年制学校和东山小学捐赠的图书及体育器材


甘晖书记一行走访贫困户家庭


杨祖培副校长一行走访困难户家庭,实地查看农户产业情况



我校向二郎村村委会捐赠电脑和激光一体机



与县委和镇政府领导、村干部和党员代表深入座谈



二郎村考察合影


新闻链接:http://www.snnu.edu.cn/inf-19379.html


程光旭校长带队赴滇西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3月28日,教育部在云南召开了2017年滇西脱贫攻坚部际联系会议暨直属高校、直属单位扶贫工作推进会,为了落实教育部此次会议精神,4月18日至21日,程光旭校长一行6人赴我校承担定点扶贫的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深入了解扶贫现状,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普洱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杨照辉,市委常委、副市长陈时见,副市长童书玮,张若雷,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康铭光、李梅接待了程校长一行。




程光旭一行先后深入田间地头,详细了解依托我校科研和技术力量建立起来的教育部滇西产业扶贫示范基地产业发展情况,询问目前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走访景谷一中、民乐镇中学、民乐镇小学、翁孔小学,查看学校办学条件,了解当地教育质量和教育均衡发展状况;与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两级政府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座谈,全面了解我校连续四年来在当地精准扶贫工作状况,总结经验,梳理问题,研究制定下一步推进产业扶贫和教育扶贫的具体措施。


座谈中,市、县两级领导对我校在当地持续精准扶贫工作给予高度肯定,认为我校扶贫工作定位准,措施得力,效果明显,对推动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对我校挂职干部郑鹏(先后任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副县长、普洱市政府副秘书长)连续四年扎根基层,不怕吃苦,敢闯敢干的精神给予高度评价,希望我校继续利用技术资源和教师教育的雄厚力量,帮助景谷全面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和产业脱贫,加快推进景谷绿色跨越发展,如期实现脱贫摘帽。


程光旭指出,学校高度重视滇西扶贫工作,积极推进扶贫工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工作的指示和要求,在教育部的正确领导、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根据帮扶地区实际情况,学校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支援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教育事业及药材资源开发产业等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他指出,下一步学校将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在产业、教育帮扶上下功夫,促进生物药业发展规模化、标准化,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完善中端药产业链,往高端产业链发展;利用学校科研技术力量,充分挖掘景谷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做好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发挥学校教师教育优势,提升景谷基础教育质量,改善教学条件。


学校党委组织部部长王永安、教务处处长李贵安、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处处长郭建中、学校办公室副主任辛峰、科学技术处副处长张卫兵、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驻滇西定点扶贫挂职干部郑鹏陪同调研。






新闻链接:http://www.snnu.edu.cn/inf-19177.html


07


历史在师大绽放异彩:我校教育博物馆开馆


历史在师大绽放异彩:我校教育博物馆开馆




11月1日一大早,历史文化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祁潇潇便与同学一起,作为首批参观者走进了教育博物馆。她们在中国教育馆里流连驻足,感触颇多:“我们是学历史的,之前去过很多博物馆,今天在我们学校的博物馆,看到了很多非常珍贵、独特的文献和藏品,感到非常的骄傲和自豪。教师教育是我校的特色,学校能拥有这样一所博物馆,意义非凡!”


当日上午,我校在长安校区隆重举行教育博物馆开馆典礼,国内首座综合性教育博物馆正式开馆。近万件精美的文物开口“唱歌”,为参观者讲述着美丽的“传说”。




中国教育馆精彩亮相


走入教育博物馆,从中国教育馆、妇女文化馆、书画艺术馆到历史文化馆,仿佛在历史的、文化的时空来回穿梭。四个各具特色的博物馆,犹如一组独特的历史叙事诗,为我们记录着那些无法复制的历史。“中国教育馆”是教育博物馆新的组成部分,属于教育专题展区,现有各类教育文物展品2000余件。展出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教育、高等教育、基础教育、乡村教育,以及陕甘宁边区教育等专题。


“在这里,我看到了明朝万历年间北京国子监刻本的《十三经注疏》、清朝同治六年酉阳州属礼房刻本的《四书五经》,感到特别震惊,我知道这些都是存世不多的善本,太珍贵了!”文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冯羽柔感叹着。“中国教育馆很多文物都体现着我校‘抱道不曲、拥书自雄’的学风。中国教育馆里有一个陕甘宁边区教育专题。这个专题是学校陕甘宁边区教育研究所几十年来的成果结晶,是对我们党在陕甘宁边区时期学校教育方面经验的总结。”党怀兴副校长如是说。    

教育博物馆建成开馆了,甘晖书记叮嘱师生,一定要好好地利用博物馆,深入挖掘文献文物的教育价值,让每一件历史文物都鲜活起来,充分发挥她们的价值、功能和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才、学校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更好地服务社会公众,使教育博物馆成为人们共有共享的文化家园,在新时代为推动教育发展和文化繁荣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教育博物馆集教育、研究、收藏等功能于一体,在发挥高校博物馆育人功能、展示学校文化底蕴和品位、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传承人类文明火种、厚植大学精神根脉,也具有重要意义。”程光旭校长郑重地说道。




教育博物馆的“前世今生”


2006年7月,我校就建成了博物馆,位于长安校区图书馆西附楼,是当时西北地区较早建立起来的高校博物馆,由历史艺术博物馆、书画艺术馆、妇女文化博物馆组成。十多年来,学校博物馆一直坚持免费对外开放,多次举办大型展览、科研讲座及科普活动,接待参观来宾数十万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成为学校一张靓丽的名片。一流的大学应有一流的博物馆,师大人一直期望建设一座与学校办学特色相契合的教育博物馆。


2012年仲夏,香港著名慈善家何崇本先生捐资1500万元人民币,开始兴建教育博物馆。经过几年的建设,一座简洁大气、宁静清雅、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展厅面积7000平方米的博物馆完美地呈现于师生面前。“博物馆由我国当代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院士主持设计,庭院式建筑风格,兼具中国传统韵味和鲜明时代特征。”教育博物馆馆长张弛介绍道。



“战国秦封宗邑瓦书、秦凤纹空心砖、唐阎庄墓志等,都具有极高文物价值和学术价值,堪称镇馆之宝。博物馆的珍宝凝聚着几代人的心血,史念海先生、刘念先先生、赵吉惠先生等老一代师大人为添置文物数次奔波,当年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工作的沈从文先生、史树青先生在购置时把关相助,几辈师大文物工作者默默守护,才使这些文物在师大留存下来。”与这些文物朝夕相伴十七年之久的历史文化学院臧振教授感慨道。


自开始建设以来,教育博物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踊跃捐献,以著名收藏家詹洪阁先生、付红兵先生为代表的社会贤达,以马家骏教授、甘枝茂教授为代表的校内教师以及许多校友,向教育博物馆捐赠了珍贵的教育文物,使得教育博物馆的藏品更加丰富。教育博物馆馆长张弛说,“新建的教育博物馆,就像一个新生命一样,她的成长壮大,需要大家的关心和呵护,教育文明涉及到方方面面、古今中外,希望社会各界继续踊跃捐献,以扩大展品范围。”



填补国内综合性教育博物馆空白


“全新面貌的教育博物馆在建筑面积、功能布局、展示内容等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它的建成开放是陕西文博界的大事、喜事。教育博物馆在展示中国教育发展历程,诠释优秀历史文化,解读本校发展史的同时,进一步补充和优化了我省博物馆体系,丰富了我省博物馆的门类,是我省博物馆发展体系中的重要一员。”陕西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蔡理华评价道。我国是教育大国,有着悠久的教育历史,也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但是一直以来,没有一所综合性教育博物馆,这和教育大国的地位不相适应。“陕西师范大学建成的教育博物馆,填补了这一空白。”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高晶华给予了教育博物馆高度的评价。




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李天顺,陕西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赵荣,西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方光华,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高晶华,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朱晓悦,陕西省妇联副主席单红,我校党委书记甘晖、校长程光旭,我校校友会会长李秉谦共同为教育博物馆剪彩。



学生志愿者代表、文学院本科生刘昊冉欣喜见证了教育博物馆的成长和变化。她激动地说,教育博物馆已焕然一新:这里有着宽敞明亮的大厅与极具中国传统韵味的建筑,处处彰显着人文师大的气质;多元的展馆和丰富的藏品令人目不暇接,辅以高科技与现代化的展览方式,其背后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令人更加震撼和惊艳。她表示,志愿者团队将用温暖阳光的笑容,对教育、历史和文化满怀的温情和敬意,以及在工作中精益求精、孜孜不倦的态度,让博物馆不再沉寂、静默,而是变得鲜活、温暖。志愿者将始终把文化的传承作为自己的责任,将用生命去影响生命。



开幕式后,还开展了《博物馆大讲堂》、第三届全国教育文物研究学术年会、书画笔会、女性文化教育成果展示等学术活动。


新闻链接:http://www.snnu.edu.cn/inf-22197.html


08


转变传统报销服务模式 铺就财务核算改革之路


转变传统报销服务模式 铺就财务核算改革之路

   

又逢年末,财务报销工作也到了最为繁忙的时刻。这一年,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财务处全力谋划,落实国家“放管服”精神,紧跟学校综合改革步伐,将切实解决“报销难"问题放在工作的首位;锐意创新,坚持“促发展、控风险、强服务”的理念,转变传统核算服务模式以适应高速增长的业务总量与日渐复杂的政策法规;深入一线,主动服务,搭建与师生便捷顺畅的沟通桥梁;勠力同心,多措并举,较好地解决了财务报销“排队难、咨询难、查询难”的问题。

构建内控体系,完善制度建设,促进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全新构建会计核算内控体系,完善财务报销规定,让财务报销相关要求及标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促进财务管理规范化与制度化。去年9月以来,共计制订会计核算类制度9项,包括《陕西师范大学差旅费管理办法(暂行)》等;协助配合相关部门出台多项经费管理办法,如《陕西师范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修订)》等;与相关职能处室通力合作,切实落实中办发50号文件精神,完善了差旅费、会议费、野外考察、心理测试以及外国专家来华交流等多项报销问题,受到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落实科研经费管理的通报表扬。

规范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力争会计核算精细化、高效化。以规范流程为手段,从资产管控、收支业务控制、债务管控等多方面进行风险自评,逐一规范并细化业务流程。以优化流程促效率,以简化手续提速度,力求会计核算的精细化与高效化,重构业务流程40余项,凭单处理量创历史新高。截至目前(11月23日),已完成凭单总量64825笔,相比去年同期(52908笔)增长22.52,%。11月单月凭单量(截至23日),相比去年同期增长32.1%。

推进信息化进程,引进网上服务平台,实现财务报销物流化、便捷化。转变传统报销服务模式,引进网上综合服务信息系统,实现网报业务即投即走,业务进程实时查询。选派业务骨干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网报推介,共计举办全校性网报推介会4场,各学院及机关单位专场网报推介会16场。全校平均网报率从3月的51.47%上升至9月82.08%,且已连续三个月保持在80%以上。师生们告别了过去排队时间长、报销环境嘈杂的时期,网报已成为目前首选的主流报销途径。陕西省教育厅以“陕西师范大学多举措解决师生‘报账难’问题”为题,推介我校网上预约报销模式。


紧跟新媒体潮流,引导师生关注,打造财务互动趣味化、及时化。5月25日,“陕西师范大学财务处”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师生可通过“公告查询”模块了解最新的通知公告,查询工资及收入信息,掌握项目收支情况;通过“报账助手”模块,随时随地查询网报业务办理进程,查找差旅住宿标准,完成发票真伪鉴别。利用公众号不间断向师生推送各类财务知识10余期,包括“零基础报销课堂”、年末报销攻略等专题,趣味性强,实用度高,单期推送点击率近4000次,关注人数接近万人。一方面降低了师生的财务学习成本,另一方面也增强了与财务人员的互动,受到师生的广泛好评。

创新服务方式,深化服务意识,追求服务体验主动化、身边化。立足学校经费管理现状,制定《陕西师范大学财务助理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创新性提出学院财务助理概念,转变经费使用的服务方式。目前已有20个单位共计设立25名学院财务助理。举办助理专场培训会2场,开展审核人员“1对1”结对服务,师生可就近咨询、就近初审、就近投单。借力财务助理,将专业的财务服务带到师生身边。同时,对标一流财务服务,狠抓现场服务质量,不断深化与一线师生的沟通交流。如针对不同业务群体,开通多个“微信服务群”等,做好服务最后一公里,大胆在服务内容上做加法,在服务流程上做减法,服务效能上做乘法,不良作风上做除法。用认真负责的专业态度,为师生提供优质高效的财务服务。

提高业务能力,提升职业素养,推进业务交流常态化、系统化。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将“自我提高”与“团队提升”相结合,以师生需求为出发点,组织编写《零基础财务报销知识手册》、《外汇业务实用手册》等,提炼要点,攻克难点,为师生提供更加简明实用的财务手册。定期进行内部学习与专题培训,促进科室之间的工作交流,形成了你追我赶、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同时,倡导“走出去,引进来”,组织财务人员到中兴通讯财务共享中心现场观摩,感受先进的财务共享理念;邀请中国银行业务专家开展标准化财务服务培训,对齐优质财务服务标准,进一步拓宽财务服务思路,焕发财务活力。

“一年来,我们不曾松懈,始终把为师生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报销服务放在首位。”与以往门庭若市的报销现场相比,今年的报账大厅秩序井然。没有了长龙似的队伍,没有了等候时的焦躁,将满意留给师生,把压力留给自己。行百步者半九十,岁末将至,一场硬仗已经摆在所有财务人的面前,“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促进学校事业发展、服务师生为目标,凝心聚力,振奋精神,打好年末财务报销攻坚战;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将管理蕴藏于服务之中,力求走出一条具有陕西师大特色的财务核算改革之路。”


----继续推进报销服务智能化,引进“网上预约报销自助投单机”、“财务咨询互动机器人”,让财务服务更加科技化、自助化、便捷化。


----完善升级网上预约报销系统,优化报销流程,内嵌电子审批,逐步构建网上综合服务平台的一站式报销体系。

   

----加大微信公众号的关注力与影响力,不断推送速食实用的财务信息,逐步开通“财务信息自动回复”功能,让反馈更加及时有效。


----试点审核人员定期到学院定点报销服务,将财务服务下学院常态化、制度化,做到报销服务细致有深度。


----建立与国际商学院结对共建的长效机制,逐步成立财务与会计系专业校内实习基地,为一线财务报销提供有力人员保障。


----调整会计核算科科室职能,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撤销雁塔会计核算科,增设会计管理科,为管理决策提供数据保证。


----加强财务队伍建设,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及业务水平,树立业务标兵,构建竞争型、创新型、研究型财务团队。


新闻链接http://www.snnu.edu.cn/inf-22733.html


09


长安校区二期公寓24-30号楼交房活动圆满结束


长安校区二期公寓24-30号楼交房活动圆满结束



12月25日上午,长安校区二期教工公寓24-30号楼业主大会在长安校区新勇学生活动中心二层学生剧场召开。副校长冯旭东,国有资产管理处处长胡波、基建处处长刘锋、后勤第一集团总经理路正社、保卫处副处长付俊生、校工会副主席韩旭晖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和24-30号楼全体业主参加了此次大会,会议由国有资产管理处处长胡波主持。

会上,各单位就交房及装修相关问题对住户作了宣讲。基建处处长刘锋介绍了工程建设情况;国资处副处长王耀明就装修规定作了讲解,并强调了交房流程及注意事项;后勤第一集团总经理路正社就装修期间物业管理一些细节问题作了讲解;副处长付俊生强调了装修期间的一些安全问题;工会副主席韩旭辉就教职工家居建材团购活动进行了通报。最后,冯旭东副校长作总结讲话。


全体业主大会结束后,住户按照事先安排好的流程在新勇学生活动中心二层多功能厅办理缴费,入住手续。此次交房活动分两天进行,12月25日为24-27号楼住户办理入住手续,12月26日为29、30号楼住户办理入住手续。交房手续办理过程中,党怀兴副校长亲临现场指导工作,就交房手续办理流程、教职工房款缴纳方式、教职工领取钥匙后的验房等事宜予以了特别关注。


经过国资处、基建处、财务处、后勤集团等相关单位30余名工作人员两天的连续工作,共为630余户教职工办理了入住手续,此次交房工作圆满结束。


新闻链接:http://www.snnu.edu.cn/inf-23223.html



10


音乐学院青年教师郝亮亮

荣获十一届中国音乐“金钟奖”


音乐学院青年教师郝亮亮

荣获第十一届中国音乐“金钟奖”


日前,在广州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比赛上,我校音乐学院优秀青年教师郝亮亮荣获金钟奖声乐(民族组)最高奖(总成绩排名第二)的优异成绩,摘取了“金钟奖”,这是我校历史上获得的含金量最高、级别最高的音乐奖项。


本届金钟奖共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55名顶级选手参加比赛,赛事组委会拓宽了推荐评委渠道,按照评委库人员数量达到现场评委3倍数量的原则,形成了四个组别的评委库,同时赛事在复赛环节首次采取了盲听进行评审,且通过调整计分规则,与选手存在师生关系的评委打分不计入最终得分等方式,以保障赛事的公平公正。比赛分选拔赛、复赛、半决赛、决赛四轮次进行,通过选拔赛,选出85 名以内的选手参加现场比赛。其中,复赛选手为85名以内,半决赛为30名,决赛为15名。我校音乐学院青年教师郝亮亮通过层层选拔,最终取得了总分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据悉,中国音乐金钟奖创办于2001年,是由中宣部批准设立,中国文联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共同主办的中国音乐界综合性专业大奖,也是中国流行音乐界唯一常设的国家级大奖。

 

新闻链接:http://www.snnu.edu.cn/inf-22715.html


11


程光旭校长《百家讲坛》开讲

“心中的大学,大学的初心”


程光旭校长《百家讲坛》开讲

“心中的大学,大学的初心”


作为培养人的大学

文化更是大学育人的“老汤卤水”

凡是浸润在其中的人

都会受到感染和熏陶

只要是从这里走出来的学生

都会带有这所大学强烈的印记

————《心中的大学,大学的初心》


今天中午,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播出《百家讲坛》特别栏目《我们的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专场——程光旭校长《心中的大学,大学的初心》。相信大家不仅透过荧屏上领略到了程校长的风采,朋友圈也被程叔的照片刷爆了吧?


“程叔”风范

来一波萌萌哒表情包

刷爆朋友圈

历史文化学院学生观看节目

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学生观看节目

让我们来听听师生们的感受~

同学们在食堂观看节目

暑假期间,《百家讲坛》栏目进校录制了《我们的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专场,在校500余名师生聆听了程校长两个小时的现场演讲。今天中午央视推出的是剪辑版节目,小编现为大家独家奉献现场两小时的完整版讲演录。 


新闻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I5MzMyMg==&mid=2649917798&idx=1&sn=289156a60e851dc25a2683cca8ffa444&chksm=beda150389ad9c153871b014576974b672127665da896dc4a2063e461795bd7e418133d66001&mpshare=1&scene=1&srcid=01024c5tapS94vuUJDtyjaFV&pass_ticket=vNvBpY9Dx5DgugBjowjArEgnuGWyWVWzuFBw6OERt76%2FthQdkvUc%2FYRiTP%2B8cr6j#rd


12






刘渝城同学获2017年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


刘渝城同学获2017年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


11月11日,2017年宝钢教育奖评审工作会议在上海宝山宾馆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宝钢教育奖评审工作委员会成员和各评审单位负责宝钢教育奖评颁工作的部门负责人。我校教育基金会理事长王涛参加了评审会议,教育基金会正科级秘书杨高玕参加了评审工作沟通会议。


我校推荐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4级材料学硕士研究生刘渝城同学被评为2017年度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宝钢教育优秀学生特等奖在全国范围内共评选25名,刘渝城是2008年我校被吸收为宝钢教育奖评审学校后,第五位获得此奖的同学,他是本年度唯一获得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的硕士研究生。


我校文学院教授胡安顺、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教授岳大鹏、教育学院教授李少梅等3位老师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计算机科学学院博士生周彦伟、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本科生冯盈、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孔鲜艳、国际商学院本科生管子慧等4位同学获得宝钢优秀学生奖。


按照《宝钢教育基金会章程》和《宝钢教育奖评颁实施细则》,根据宝钢教育奖75所评审学校和2家评审单位的评选和推荐,并经宝钢教育奖2017年度评审工作会议审议和确认,有464名学生获宝钢优秀学生奖,25名学生获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有249名教师获宝钢优秀教师奖,6名教师获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12名教师获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奖。



刘渝城同学于2014年9月进入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攻读材料学硕士,师从刘生忠教授。在我校求学期间,该生注重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成果产出等方面表现突出。


始终相信“勤能补拙”的刘渝城,坚信只要对未来充满希望,加之不断努力的行动,必将通过服务社会、贡献人类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刘渝城目前为我校博士一年级学生,继续跟随刘生忠教授攻读材料学博士学位。


新闻链接http://www.snnu.edu.cn/inf-22411.html


13


我校开设“理想信念与卓越师范人才培养

——《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导读”课程


我校开设“理想信念与卓越师范人才培养


——《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导读”课程



为深入做好国家免费师范生培养工作,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用青年习近平的扎根精神、谋事思想和报国情怀武装和激励国家免费师范生,引导师范生树立坚定的扎根西部、服务基础教育的理想信念,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2017年9月开始,我校为免费师范生开设了“理想信念与卓越师范人才培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导读”通识教育必修课,课程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团队承担。我校作为全国首家开设此课程的高校,受到中央、省市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


12月29日,《中国青年报》在第4版,以“为免费师范生开启成长第一课 陕师大开设《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导读课”为题,对我校在2017年秋季开学,面向免费师范生开设通识教育核心必修课“理想信念与卓越师范人才培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导读 ”课的典型做法进行了报道。


链接:http://zqb.cyol.com/html/2017-12/29/nw.D110000zgqnb_20171229_2-04.htm



全文如下:

为免费师范生开启成长第一课


陕师大开设《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导读课


中国青年报 中青在线记者 孙海华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年12月29日04 版)


2017年秋季开学,通识教育核心必修课“理想信念与卓越师范人才培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导读 ”正式面向陕西师范大学2017级免费师范生开课,如今3个多月过去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热烈讨论青年习近平精神的队伍中。


国家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实施10年来,陕师大每年承担2000余名免费师范生的培养任务,这占该校本科招生总人数的45%左右。该校近90%的免费师范生来自中西部地区,他们毕业后将回到生源地从事基础教育工作。为此,陕师大在本科培养中提出“东南学艺,西部扎根”的理念。而“理想信念”也就成为师范生的大学第一课。


这门导读课旨在指导学生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让大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代在艰苦环境中磨练意志品格的奋斗故事,以及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朴素情怀,并开展“未来卓越教师学青年习近平,立志扎根西部服务基础教育”专题教学活动,引导和激励大学生成长为“四有好老师”。


这门课程迅速在校内掀起热潮,讲座辅导、学生自主阅读、读书沙龙等都组织起来,结合不同学科特点,宣讲方式也不断创新,将青年习近平精神广泛传播。


“这次课程的设置,首先要明确对象选择,要有学术研究支撑,理论武装头脑,注重在“新时代”背景下学懂与弄通青年习近平精神。”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任晓伟说。


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抽调多名专家组建团队,首先展开自学、研究,并在交流研讨中对青年习近平精神的内涵进行概括。这些研究成果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源头活水。这一课程开设了4个由专家团队开设的专题讲座,分别为“理想信念的生成”“学习青年习近平的扎根精神”“学习青年习近平的谋事干事思想”,以及“学习青年习近平的报国情怀”。目前已完成3个专题讲座,6000余名免费师范生先后聆听。


为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学校还重点开展了读书沙龙主题研讨,采用小组活动形式,交流读书心得,举办主题诗歌朗诵、演讲等实践教学活动。


与此同时,教学团队仍在不断修改完善教案,并计划出版《理想信念与卓越教师人才培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导读》一书。


“我们生活在安逸和平的年代,缺少习总书记那样的经历,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学习和体悟。”历史文化学院2015级卓越教师实验班学生朱含婧告诉记者,“面对困境,我们不会轻言放弃,会用奋斗书写青春。”


中国青年报 中青在线记者 孙海华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年12月29日04 版)


新闻链接:http://www.snnu.edu.cn/inf-23261.html


14




我校首届“教学终身成就奖”“优秀教学团队奖”揭晓


我校首届“教学终身成就奖”“优秀教学团队奖”揭晓


对于一所师范大学来说,教书育人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含义——“教教书之人,育育人之才”。70余年来,在几代师大人的努力下,学校累计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人才30多万人,尤其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基础教育师资,被誉为“教师的摇篮”。这一美誉的获得,是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认可,是广大教师悉心教书、潜心育人的结果。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本科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为了深化本科教学综合改革,持续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于2015年出台了《陕西师范大学关于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要创新评价方式,完善学院、教师教学激励机制。学校在对已有教学评价激励措施全面总结和完善的基础上,逐步明晰了“三大类,多层次”的本科教学评价激励体系,即:以各级各类教学竞赛(包含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大赛、实验教学创新技能大赛、微课教学比赛、课件制作比赛、专业教学比赛等)为主要内容的教师专业成长评价激励体系、以“教学质量优秀奖、教学标兵—校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名师—教学终身成就奖”为主要内容的教师教学综合评价激励体系、以“校级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团队—优秀教学团队奖”为主要内容的团队教学综合评价激励体系。通过构建“三大类,多层次”的本科教学评价激励体系,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尊师重教、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形成全员重视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学文化,调动广大教师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本科教学。


在此背景下,学校于2016年启动了首届“教学终身成就奖”“优秀教学团队奖”评选活动,旨在树立教学标杆,发挥示范引领,进一步强化学校的人才培养职能和教师的教书育人职责。“教学终身成就奖”和“优秀教学团队奖”是我校目前奖项级别最高、奖金数额最大、师生关注度最高的教学奖励,也是我校本科教学评价激励体系的最高评价形式,更是我校本科教育教学的最高荣誉。


为了保证评选活动的客观公正,在评选文件制定过程中,教务处组织对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已开展类似活动的著名高校的评选情况进行了调研,并组织专家多次研讨论证,面向全校师生征集意见,确保评选文件科学规范、符合校情,力求通过评选活动的开展达到引领本科教学、促进本科教学的评选初衷。


同时,在评选程序设计上,引入多元评价方式和多方评价主体。在评审环节方面,设计了“学校初评—网络投票—终审函评—终审会评”等四轮评审环节,保证了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和评选过程的完整性。在专家团队构成方面,组建了由校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专门委员会委员、校教学督导委员会委员、教学名师组成的校内评审委员会,并邀请了国内11所“985”高校著名专家作为第三方评价主体参与了终审函评和会评,保证了评价主体的多样和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


首届“教学终身成就奖”“优秀教学团队奖”评选活动从2016年5月开始,到12月结束,历时8个月,在教师个人(团队)申报、学院推荐、学校资格审核、校内专家初评、初评结果校内公示、全校师生网络投票、校外专家函评、校内外专家终审会评的基础上,经2016年12月27日校长办公会议研究,最终确定教育学院傅钢善教授为首届“教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奖励30万元;化学化工学院陈亚芍教授作为带头人的“物理化学教学团队”和文学院张新科教授作为带头人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团队”为首届“优秀教学团队奖”获奖团队,分别奖励10万元。


在学生眼里,教师是智慧的化身,道德的典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用自己丰富的知识、风趣的谈吐点燃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端庄的教态、得体的举止引导学生的行为,用自己高尚的师德、真诚的师爱塑造学生的灵魂。本次获评“教学终身成就奖”和“优秀教学团队奖”的教师和团队,教学效果优异,教育成就突出,公认一流,深受学生喜爱,是我校教师中的典范,他们真正践行了“三钱粉笔,万钧重担”的教师之责,为我校的本科教育教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每一位师大人的榜样和骄傲。


第一轮评选——校内评审委员会首轮会评


第二轮评选——网络投票评选专题网站


第三轮评选——校内评审委员会及校外第三方评价代表终审会评



首届“教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教育学院傅钢善教授


首届“优秀教学团队奖”获得团队

——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教学团队”

首届“优秀教学团队奖”获得团队

——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团队”

新闻链接:http://www.snnu.edu.cn/inf-17619.html



15


陕西省委书记娄勤俭一行来校调研


陕西省委书记娄勤俭一行来校调研


9月13日下午,陕西省委书记娄勤俭一行到我校长安校区考察调研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情况,走访调研了我校三个科研基地及平台,详细了解了相关领域的科研成果以及自主创新、产业化应用等情况;了解了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情况,指导了马列理论读书社,参观了我校教育博物馆。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梁桂,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钱引安参加了调研活动。我校党委书记甘晖、校长程光旭等陪同调研。

    

娄勤俭首先参观了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药用资源与天然药物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检测中心、中药材展室、中试车间及智能温室。实验室负责人王喆之教授介绍了实验室的基本情况、运行状况、机构设置及研究成果,并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实验室在秦巴山区、陕北革命老区以及滇西地区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中的工作。娄勤俭强调,要用好国家工程实验室,发挥实验室平台优势,积极引领学科发展,整合学校生命科学、化学、食品科学等优势资源,做大做强,为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作贡献,并积极带动我省中药产业发展,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娄勤俭来到化学化工学院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听取了化学实验中心副主任杨文玉对大型仪器共享、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工作的汇报,现场观看了平台自主开发的大型仪器管理系统及学生仪器预约使用情况。娄勤俭肯定了平台在仪器共享中所做的工作,特别是对教师把个人专用仪器放在平台共享以及全院教师出资购置大型仪器的做法表示赞赏。他希望平台进一步扩大对外服务范围,为陕西经济发展和资源共享做出贡献。


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省能源新技术工程实验室、陕西省能源新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娄勤俭听取了实验室负责人刘生忠教授对实验室研究方向、团队建设及实验室未来发展的汇报。刘生忠重点介绍了实验室在钙钛矿、薄膜硅光电器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以及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娄勤俭与刘生忠就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娄勤俭对实验室在太阳能电池材料及器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和突破表示肯定,希望实验室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陕西省的能源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在新勇学生活动中心,娄勤俭听取了校团委书记王玉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及实践成果的汇报,观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并与大学生深入交谈。在马列理论读书社,他与大学生交流《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学习体会,勉励同学们从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中,找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更加深刻地理解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娄勤俭一行还参观了我校新落成的教育博物馆。博物馆馆长张弛向娄勤俭介绍了中国教育分馆和妇女文化分馆的相关情况。经过我校出版社作品展示区时,娄勤俭亲切询问目前学校作家的相关情况,提出了导师制的作家培养方式,鼓励学校提供充足经费,重视青年作家的培养。

  


最后,娄勤俭对我校的发展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要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突出重点学科。以优势学科建设为核心,辐射带动学校整体发展。二是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学科内涵建设。打破学科边界,着力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促进创新性成果的产生。三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用结合。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以应用为导向,打造校企协同创新驱动新模式。四是要保持基础学科优势,注重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的发展,努力培养基本功扎实的创新性人才。最后,娄勤俭强调,高校是科技创新的引领者,是陕西追赶超越的生力军,他希望我校充分发挥部属高校学科、人才等优势,认真做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工作,为陕西追赶超越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期间,程光旭向娄勤俭一行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着重汇报了我校近年来在教师教育领域取得的成果,在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所作出的努力。甘晖表示,我校将尽快落实娄书记的指示,以“双一流”建设的契机,主动融入国家和地方的发展战略,深化综合改革,进一步探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机制与新模式,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的导向作用,加快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助力陕西追赶超越,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注入生机和活力。

   

 新闻链接:http://www.snnu.edu.cn/inf-21259.html


16


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来校调研


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来校调研


12月29日晚,华灯初上,“创业西安行”活动走进陕西师范大学。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来校考察调研创新创业成果,与我校科技专家、青年创业者座谈交流。

西安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卢凯,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聂仲秋,副市长方光华,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公厅主任张涌,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政研室主任冯涛,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察局局长赵晓林,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陈长春,市科技局局长李西宁,长安区委书记杨建强、区长王强等一同参加了此次活动。我校党委书记甘晖,党委副书记、校长程光旭陪同调研;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马博虎,副校长游旭群、杨祖培、冯旭东参加了双创座谈会。

王永康一行首先来到我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负责人李玉虎教授介绍了中心的基本情况、运行状况、机构设置、研究成果,以及近年来在纸质文物保护、古代壁画与文物彩绘保护、土遗址保护、影像资料保护等研究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当了解到承担多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的团队成员均为我校在读学生时,王永康主动询问同学们的工作细节,对大家潜心修复文物的工匠精神点赞,并勉励他们勇于创新,不断取得更大成绩。

在新勇学生活动中心,我校社会科学处处长马瑞映向王永康一行汇报了我校“一带一路”研究成果。王永康对我校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优势,推进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地方经济发展的举措表示肯定。当看到我校编印的《丝绸之路大辞典》时,永康书记说,“习总书记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陕师大2006年就编出了这本《丝绸之路大辞典》,这说明陕师大社科力量很强大,很有前瞻性,西安一定大力支持陕师大在‘一带一路’方面的工作。”他还听取了校团委书记王玉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及实践成果的汇报,观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并与同学们亲切交谈。在了解国际商学院学生的创新项目《西安建设通风廊道治理霾污染可行性研究与规划设计》时,王永康频频点头并现场要求相关部门进行对接。行至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自主研发的苹果全果综合利用及高附加值产品区时,王永康说:“陕西是苹果大省,这是我们的优势,要好好利用,你们做的这件事很有意义。”他还鼓励大家加大创新力度的同时,积极实现成果转化,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和先行者。

在随后召开的双创座谈上,王永康书记听取了我校创新创业工作汇报。座谈会由校党委书记甘晖主持。校长程光旭从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做法、工作成效等方面进行了汇报。他表示,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在人文、教育、理学、音体美及新兴工学等学科形成了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当前,学校正处于国家“一流学科”建设的关键时期,学校将围绕建设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发挥人文社科、教育、民族学、丝路学、新兴工科等研究优势,建设新型高端智库,引领基础教育改革与实践,探索政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大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同时,程光旭还结合学校创新创业进展情况,汇报了希望纳入西安市创新创业体系、基础教育合作办学、丝绸之路文化传播智慧港建设等需要西安市支持解决的具体问题。游旭群、冯旭东分别就学校有关工作进行了补充。随后,西安市长安区、人社局、科技局、教育局、财政局、社科院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现场对我校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积极回应。


座谈会上,我校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2014级植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王世强,我校校友、西安启夏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徐国强,我校校友、西安若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武妍,我校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实验室运动生物学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段永昌,我校校友、伯克列教育陕西分公司总经理田元龙等五位创新创业代表分别发言,交流了自己的经历及体会。“没想到在我们创业之路刚刚启程的阶段就能够得到王永康书记的肯定,这是一种莫大的鼓励,接下来我将会和我的母校陕西师大一起,打造一支优秀的编程教育教学团队,助力硬科技之都的未来发展。”武妍在得到永康书记的点赞后激动地说道。


王永康讲话指出,陕西师大是西北唯一的“双一流”师范大学,代表着西部教师教育、人文社会科学的一流水平,特色学科优势明显。此次调研,感觉到师大实力强、发展快、特色明,已成为大西安一张极具特色的“金名片”,为西安基础教育事业和“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合作等作出重要贡献,是大西安重要的高端智库。市委、市政府将当好五星级“店小二”,支持高校发展、支持双创工作、支持“大学生创业经济”“校友经济”“院士经济”“院所经济”“教师经济”等五大创新创业经济发展,加强校地合作、加强对高校的服务、加强解决问题困难。


针对我校提出的需要西安市协调解决的有关问题,王永康逐一作出了回应,尤其强调要大力支持我校建设“一带一路”文化教育传播智慧港,他还要求相关部门负责人会后做好沟通研判,最大限度地对学校发展给予支持。


座谈会上,王永康还用三个“有力推进”对我校特点进行了总结,一是地方贡献大,有力推进了大西安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二是对外交往多,有力推进了大西安“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合作;三是科研成果多,有力推进了大西安创新创业发展。同时,王永康还对我校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五点希望:一是依托特色学科优势,助推西安建设世界文化名都;二是积极吸引校友回归,助力西安发展校友经济;三是支持鼓励更多师生投入创新创业大军,抢抓大西安发展机遇和良好创业氛围;四是不断加强人才交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五是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发挥高端智库作用,助力西安打造丝路人文交流中心。


甘晖总结指出,“创业西安行”活动来到陕西师范大学,永康书记亲临学校指导工作,我校师生倍感鼓舞和振奋。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广泛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厚植社会创新创业沃土。今年以来,西安市委、市政府围绕“聚焦三六九、振兴大西安”的奋斗目标,抢抓时代机遇,奋力追赶超越,大西安迎来了加速奔跑的“黄金时代”。尤其是在创新创业方面,出台了系列优惠支持政策,科学规划了建设众创载体,积极营造双创环境氛围,西安双创政策和生态环境不断优化,西安正在成为全球创投的热点城市。


“当前,西安正处在‘一带一路’倡议、自贸区、国际化大都市等众多发展机遇叠加区,全市上下正在奋力追赶超越,我们对奋进的西安充满信心,我们对西安的未来充满期待。”甘晖表示,今后我校将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全面融入、主动服务,为推进大西安建设、品质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贡献“师大智慧”。

座谈会上,我校分别与长安区人民政府、西咸国际文化教育园、中兴众创空间(西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百度(西安)创新中心签署了合作协议。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国土局、市规划局、市工信委、市社科院、市文广新局、雁塔区、长安区、市委督查室主要负责同志,西咸新区分管负责同志;创新创业和金融机构代表;我校学校办公室、宣传部、教务处、社会科学处、科学技术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气氛热烈,整整持续了两个半小时,永康书记一行离开师大时,已近晚上11点。校园冬夜,宁静美丽。这个夜晚,校地双方济济一堂,共话师大发展、西安发展,共议双创事业,情深意切,暖意融融。

新闻链接:http://www.snnu.edu.cn/inf-23283.html


17


出版总社《在西北局的日子里》在韩出版受关注


出版总社《在西北局的日子里》在韩出版受关注


   2017年8月,我校出版总社《在西北局的日子里》一书韩文版由韩国东文选出版社出版。12月13日至16日,韩国总统文在寅来华访问期间,将《在西北局的日子里》韩文版赠送给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时赠送的还有《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韩文版。

《在西北局的日子里》是出版总社“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资金项目“红色延安口述·历史”丛书中的一种,以口述实录的方式记录了西北局老同志在西北局工作和生活期间的亲历、亲见、亲闻,记述了彭德怀、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工作、生活情况,为西北局研究提供了大量第一手珍贵资料。中文版由石杰、司志浩主编,韩文版由沈揆昊、刘素英翻译,韩国《东方时代》月刊策划,东文选出版社出版。该书在韩国出版的书名为《习仲勋在西北局的日子里》。

2017年8月28日,《在西北局的日子里》韩文版出版纪念会在韩国新闻中心(Press Center)大礼堂举行。韩国国会议员、前国务总理李海瓒发来贺信,中国驻韩国大使邱国洪、韩国共同民主党发言人金玄、韩中亲善协会会长李世基、韩国东文选出版社社长辛成大,我校党委书记甘晖、出版总社董事长兼社长刘东风等韩中各界代表150多人出席了纪念会。李海瓒在贺信中表示《在西北局的日子里》韩文版的出版,为众多韩国读者提供了更好理解中共革命史和当代中国的精神食粮。邱国洪大使相信图书的出版会为两国关系改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甘晖书记表示,不了解中国革命就很难了解现在的中国,特别是西北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特殊的地位,但大部分韩国人对中国西北的了解很少,通过这本书的发行,希望韩国读者能深入了解这段历史,和这段历史里的事件、人物和精神,然后再看今天中国的发展,就能找到这段历史的根源,就能了解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把中国领导成今天强大的样子,这是韩文版发行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民心的相通是最重要的,在当前情况下,两国人民增进对彼此的了解和理解也很重要。

新闻链接:http://www.snnu.edu.cn/inf-23165.html


18


《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对我校寒假资助育人工作进行深入报道


《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对我校寒假资助育人工作进行深入报道


2017年寒假期间,我校深入开展了"走心路"话心语"筑心桥"资助育人系列工作,其中包括寄送喜报传喜讯佳音、走访家庭送寒冬温暖、寒假慰问送人文关怀、文化育人凝学子之心(包括"读经典书籍,过温暖春节"营造"书香"家文化、"做社会实践,过充实春节"体验"多彩"家文化、"吃团圆喜宴,过幸福春节"打造"温馨"家文化)、精心管理保校园平安五个部分。目前,各项工作已顺利完成,并达到预期效果,受到人民日报、人民网、凤凰网、陕西广播电台、陕西都市快报、陕西第一新闻等多家媒体广泛关注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1月26日,人民日报官微发布了题为《别人的大学!陕西师大给留校生发红包办团圆宴》的图片新闻,除了有学校精心准备的自助餐,还有新春慰问礼包和压岁红包,校党委书记甘晖还在现场挥毫泼墨,为师大学子书写了新春寄语:"在勤奋学习中实现自己的青春梦",并为学子们送上新春的祝福。人民日报报道后,短短几分钟相关内容阅读量已超过157万次,转发评论及点赞超过10万条,中国青年网、新浪教育、网易教育、西部新闻网、腾讯教育、搜狐网等多家知名媒体也纷纷跟着转发。


1月28日,陕西电视台《第一新闻》栏目报道了我校外国语学院2014级学生张秋萌等留校学生在校过年的情况,他们虽然不能回家过年,但是和留校同学们共同度过一个难忘的春节,除了集体吃团圆宴还收到了学校的新春礼包和200元压岁钱。


1月29日,陕西电视台《都市快报》栏目对我校寒假留校学生进行了题为《留校学生过年咋吃饭?》的报道,留校同学们手持学校发给每人3张,每张15元的新春餐券在学校餐厅免费用餐,同学们表示在学校过年就像在家里过年一样的温暖,感谢学校为寒假留校学生准备可口饭菜、新春礼包和祝福红包。同日,该栏目也报道了我校国际汉学院来自西非贝宁留学生杨过在化学化工学院教授漆红兰老师家里一起包饺子、吃团圆饭的场景。


2月8日,人民日报在第08版题为"全国高校创新形式与手段开展寒假资助育人工作--让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度过一个温暖丰富的寒假"的通讯中报道了我校寒假留校学生共享2017年新春团圆庆祝活动之一给留校过年学生发"压岁钱"的照片。


2月9日,人民日报在第13版题为"陕西师范大学营造'书香'家文化"的通讯中报道了我校在寒假留校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上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多措并举,不断丰富留校学生的寒假生活,积极为留校学生打造"温馨、书香、多彩"的师大家文化。


我校2017年寒假资助育人系列工作能够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育人理念,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信念,有助于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树立,受到了寒假留校学生的一致好评,形成了较好的社会评价和反响。


《人民日报》原文如下:


陕西师范大学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多措并举丰富留校学生寒假生活,为留校学生打造"温馨、书香、多彩"的师大家文化。


以"品读经典、'悦'读人生"为主题,学校向留校学生推出寒假阅读书单,并为留校学生精心挑选并赠送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个人的朝圣》《Office办公应用精通》三本书籍,既有可读性、又有实用性。


组织30名留校学生代表,赴西安城墙和大唐芙蓉园进行了"拾垃圾捡烟头,我为西安增颜值"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寒假留校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而充满活力,帮助他们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陕西文化和红色文化,通过社会实践锻炼自己。


春节前夕学校在长安校区举行寒假留校学生新春团圆宴,致以新春问候;并以学院为单位,招募教师爱心家庭,邀请留校学生到教师家里过年。


链接地址: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7-02/08/nw.D110000renmrb_20170208_1-08.htm

   (人民日报:全国高校创新形式与手段开展寒假资助育人工作,让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度过一个温暖丰富的寒假)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7-02/09/nw.D110000renmrb_20170209_6-13.htm

   (人民日报:陕西师范大学营造"书香"家文化)

   

http://news.0898.net/n2/2017/0126/c231186-29648252.html

   (人民网:别人的大学!陕西师大给留校生发红包办团圆宴)


http://m.snrtv.com/data/html/content/14445138.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无线陕西:西非小伙西安过年老师家里包饺子)


http://share.iclient.ifeng.com/news/sharenews.f?forward=1&aid=118402615&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forward=1

   (凤凰新闻:在西安留校过年的学生不孤单 宿舍集体过大年)


http://www.snnu.edu.cn/newshow.php?id=17959

   (陕台都市快报:留校学生过年咋吃饭?)


http://www.snnu.edu.cn/newshow.php?id=17957

   (陕台《第一新闻》:留校过年不孤单 学生宿舍集体过大年)

新闻链接:http://www.snnu.edu.cn/inf-17973.html


19


“秦风 · 唐韵”震撼海外

我校师生赴美巡演博得满堂彩


“秦风·唐韵”震撼海外

我校师生赴美巡演博得满堂彩


2月1日至14日,受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委派,我校2017年赴美国孔子学院巡演艺术团在美国多所孔子学院演出,为美国大、中、小学师生和当地民众送上了具有浓厚中华韵味和陕西地域特色的精彩节目。


此次巡演为期14天,跨越美国3个州。巡演艺术团先后在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孔子学院、亚利桑那大学孔子学院、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孔子学院、西佛罗里达大学孔子学院、北佛罗里达大学孔子学院演出,累计观众超过3000人次。艺术团由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徐峰处长及音乐学院刘姬娜副院长率领,成员包括音乐学院、体育学院的师生及党委宣传部和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的相关工作人员。巡演中,当地的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师生、演出团体、社区也都精心准备了文艺节目与我校艺术团同台表演。巡演的每一站都是一次中国文化盛会,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了我校师生深厚的艺术修养。


 巡演节目由舞蹈、民族器乐、民歌、中华武术等组成。仿唐乐舞《大唐风韵》以其恢弘的气势、华美的服装、或曼妙或雄浑的舞姿,再现了大唐盛世的舞乐神韵;古琴独奏《流水》,音色深沉、余音悠远,仿佛天籁之音,配以男女太极表演,在动静间展现了悠远意境;古筝演奏《茉莉芬芳》,清丽如水,飘然若云,给人一种清透心扉的淡雅之美;唢呐演奏《百鸟朝凤》,旋律热情欢快,淋漓尽致的呈现出百鸟争鸣的欢腾情景;民乐合奏《闹红火》完美展现了艺术家们的高超演技;歌舞《踏歌》、《桃夭》等将春景图和舞者的妩媚与妖娆展现给了现场观众;男子双人舞《无言的倾诉》诠释出一对草原兄弟间丰富细腻的真挚情谊;民歌演唱《崖畔上酸枣红艳艳》,展现了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人们的热情与淳朴;《中国功夫》凸显了我国武术刚柔并济、内外兼修的深邃内涵。群舞《秦风舞韵》,刻画了一幅秦地闹春的红火景象。此外,为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节目中穿插互动环节,通过猜字谜、知识问答等环节,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让美国观众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艺术团所到之处受到了极大欢迎,当地政府、我国驻外使领馆、教育界、商界等重要人士、华人华侨等各界人士来到演出现场,表达对我校巡演活动的重视与感谢。我校党委书记甘晖在访问北佛罗里达大学期间,专门到演出现场慰问艺术团成员并观看了演出。


为扩大巡演的影响,此次巡演地点选择了三所大学和两所中学,并且在亚利桑那大学的演出与亚利桑那大学年度文化盛宴"春晚"相结合,通过联合演出,不仅扩大了我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且使美国民众更多地了解了中国文化,使巡演的影响从大学扩到中学、社区,从华人社会扩大到美国主流社会。巡演也受到了当地媒体重视和报道,在圣地亚哥Mission Bay SeniorHigh School演出时,当地新闻记者还就此次巡演的目的和意义采访了徐峰。他表示,孔院巡演将进一步帮助美国民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激发中小学生以更大的热情去学习中国语言,增进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为中美两国文化沟通与交流,以及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在亚利桑那大学孔子学院演出时图森市长乔纳森&bull;罗斯柴尔德(Jonathan Rothschild)到场祝贺。美国观众对艺术团的精彩表演赞不绝口,美国姑娘香农(Shanon)观看完演出后表示,"他们演出太棒了!非常专业的演员!我最喜欢的节目是《流水》,意蕴悠长的古琴声中,两位武术大师切磋武艺,再配上背景天幕的动态水墨丹青,简直美翻了!"。帕姆"韦斯顿(Pam Weston)女士带着自己的百岁母亲来到图森的世纪音乐厅现场观看演出,她说:"这是我第二次参加你们的春晚,我们一家都很喜欢,尤其是我的母亲,她从去年开始就念念不忘!虽然她行动不便,但是她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丝毫不减,明年的春晚我们还想带她来!"。艺术团在北佛罗里达大学演出结束后,佛州内的多所大学表示希望艺术团会再来佛州,届时也为他们学校的师生带来精彩的文艺表演。


演员们的精湛表演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进了美国民众对中华文化理解,正如甘晖书记在北佛罗里达大学演出现场致辞中所讲,"陕西师范大学派艺术团赴美巡演意义非凡,希望通过师生们极具特色的艺术表演,为中美两国架起一座心灵交融与情感共鸣的友谊桥梁"。


为做好此次巡演,我校成立了巡演工作领导小组,甘晖书记、游旭群副校长多次现场审看节目。艺术团在美巡演期间,游旭群多次了解演出情况,鼓励巡演师生克服困难,确保圆满完成巡演任务。音乐学院和体育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参演师生牺牲休息时间精心排练准备,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多方协调周密安排,党委宣传部安排专人录制音像资料。亚利桑那大学孔子学院陈昭院长、赵微院长和孔子学院项目总监郎晓明教授、北佛罗里达大学孔子学院的欧阳荣华院长和王文院长为艺术团行程安排付出了极大努力。参演师生正月初三就返回了学校,做最后的排练和行前准备。在美演出期间,大家既是演员、又是场务人员。团员们本着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各地演出场所保障条件参差不齐等困难,确保了演出效果,完美地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现了师大人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增进了国际友谊,出色地完成了此次文化交流任务。

新闻链接:http://www.snnu.edu.cn/inf-18081.html


20


我校荣获全国“爱粮节粮之星”荣誉称号


我校荣获全国“爱粮节粮之星”荣誉称号


2017年世界粮食日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系列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10月16日是第37个"世界粮食日"本周也是我国第27个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当天上午,由国家粮食局、农业部、教育部、科技部、全国妇联组织并发起的2017年世界粮食日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颁奖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我校作为全国十家"爱粮节粮之星"中唯一的集体获奖单位接受表彰。

国家粮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曾丽瑛为我校授奖


受学校委托,党委常委、副校长冯旭东带领后勤管理处处长安水泉、后勤第一集团总经理路正社参加了本次重要活动。在领奖后的现场采访中,冯旭东副校长简要介绍食堂使用"打饭神器"所带来的好处,并就我校开展的"光盘行动"系列活动情况向嘉宾、代表进行了介绍。他谈到,在大学生当中开展勤俭节约、爱惜粮食、反对浪费的教育,这是大学树德立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陕西师范大学历来十分重视这方面的教育工作。除了在硬件方面采取一些新的技术措施以外,对于学生节约意识的教育,学校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比如思想品德教育课、国情民情教育课、食品科学教育课,还有环保低碳方面的教育,使同学们从理论上认识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不断地增强节粮爱粮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广播、电视、电子大屏、网络、新媒体,像微信、微博等等方式,在校园里面广泛地开展节约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教育,形成一种氛围,使同学们在这样的环境当中自觉养成一种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习惯。同时,学校还通过学生会、研究生会、团委等开展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活动,引导同学节约粮食。当然,我们也进一步提高饭菜质量,增加饭菜品种,把饭做得更好一些,使同学们更爱惜,达到不浪费的目的。

主持人现场采访冯旭东副校长


我校后勤管理处、后勤第一集团作为学校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管理和服务部门,自觉担负起引导师生爱粮节粮的责任。应用于学校食堂的创新型自助称量系统,被师生们亲切地称为"打饭神器",它通过就餐者按需自助取用的食堂售餐方式,让就餐者花同样或更少的钱吃到了健康营养的饭菜,饭菜计量精确到克,这样省钱不浪费的用餐方式,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自助称量系统的研发和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浪费,广大师生在健康舒心就餐的同时也加强了自身勤俭节约意识,学校里的"剩男剩女"越来越少,"光盘侠"越来越多,共同推进了节约型校园的建设。


全国"爱粮节粮之星"这一殊荣的获得,是对我校积极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的充分肯定,是我校大力弘扬勤俭节约校园风尚所取得的显著成果,也为我校继续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我们将继续抓好落实,按照学校要求,不断引导学生文明就餐、合理消费,倡导节约意识,让"光盘"成为常态,使学生养成生活中珍惜粮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习惯,将节约粮食的美德永远传承下去。

冯旭东副校长参加"中国好粮油"产品展示活动


新闻链接:http://www.snnu.edu.cn/inf-21833.html


编辑/李欣垚 孙凯旋 刘宇

封面设计/向书晗

责任编辑/张莹

大家都在看

王永康:陕师大是大西安的高端智库,要助推西安建设世界文化名都

聚焦 | 陕师大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科整体水平大幅提升

陕西主要媒体组团进校采访:陕师大,让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

叮咚!你的新年表白攻略已送到

看,这所师范大学的“国礼”担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